跳到主要內容

治校理念

治校理念:

壹、         教育理念

一、教育的本質思考

(一)教育的本質

教育的最終理想,乃在「求真」、「求善」、「求美」。「求好的歷程」即是教育。傳授「善知識」、指導「真行為」、以建立「美世界」的價值觀,即為教育的本質。教育從日常生活中做起,教師透過教育工作在學子心中種下一顆善的種子,不斷勤以灌溉,相信假以時日善的種子就會發芽、茁壯,進而開出亮麗的生命之花,造福社會。

(二)教育的規準

個人十分贊同倫敦大學教育哲學家皮特斯所提出:任何教學活動須滿足「合價值性」、「合認知性」、「合自願性」三項規準才具有教育意義。教學活動必須符合道德規範的要求,絕不可悖離道德,否則即是反教育;任何教學活動必符合認知的原理、原則,而非僅是對事實之記憶而已;教學活動要因材施教配合學習者的身心發展與自由意志,如罔顧學習者的自願學習歷程,一味地灌輸則是反教育。

(三)一切教育改革、教育活動均應回歸教育本質

近年來,台灣在後現代思潮的衝擊、政治性解構的影響及中產階級意識抬頭的背景下,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但在一連串教改運動中,大家若不重視教育本質此種根本性的思考,教改可能會流於大拜拜式、嘉年華式的活動。熱鬧之餘,當大家為教改而精疲力竭時,可能會發現我們卻遺忘了背後最重要、最根本的教育目的為何?另外,學校的活動與行政作為,常會忘了是否具有教育意義? 學校建築外在的美觀重要,還是教育功能性設計重要? 校外參觀的目的是什麼? 運動會的目的是什麼?行政工作中常會遇到行政目標與教育專業目標不一致的情形,雖然行政目標不可忽略,但是絕對不可以行政目標來取代教育目標。 教育人員在面對一連串的改革變動中, 一定要回歸教育本質根本性思考才能避免迷失在教改浪潮與教育現實中。

二、   人文主義的教育信念

(一)重視人格教育

中學階段是人格養成的重要階段,必須重視人格教育,「教人」比「教書」重要。不只應重視認知的教學更須強調情意的教學;不只重視形式的課程更應重視「潛在課程」的深遠影響。學校輔導學生時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尊嚴,在升學主義下更不可忘了人文與藝術陶冶及道德教育推展的重要。

(二)有教無類

每個學生均有存在的價值與自我實現的可能,學校不可放棄任何一位學生。設法讓每一位學生均能獲得最大學習機會,並開發潛能促其自我實現,是學校的任務。

(三)因材施教

每位學生或因資質優劣不一或因優勢智慧不同而需要不同的學習方式,學校應因材施教、實施適性教育,提供多元彈性的教材、教法與評量方式,以開發學生多元智慧。學校教學也應重視啟發創造思考、經驗學習與情感陶冶。

三、   精緻教育的理念

(一)績效責任的觀念

教育原是百年大計,不可追求時效,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但在現代經濟社會中,不再允許教育界以此為績效不彰的藉口。企業界績效責任的觀念已引進教育界,「成本-效益」的概念,強調要以有限的教育經費獲得最大的教育成果。

(二)精緻教育的三規準

1.卓越性:講究教育的品質,不僅要求擁有、更追求美好;不僅要求量的擴充、更在求質的提昇。學校應落實教學正常化、實施補救教學、加強道德、兩性、環保等教育,以提升學校教育品質。

2.績效性:學校應強調教育的過程績效,提昇教育內容的附加價值。鼓勵教師思考設計,在課堂上除課本知識的傳授外,如何融入道德、兩性、環保、藝術人文陶冶等「潛在課程」。透過課程設計與「身教」、「言教」提升教學的附加價值。學校環境建築的規劃、典章制度的設計、活動的安排也需多用心思考其「境教」、「制教」的功能。讓學校內的一草、一木、一舉、一動均含有教育本質的思考。校園充滿教育的氛圍,學生如沐春風、快樂學習、處處學習、時時學習,如此必能提升學校教育績效。

3.科技性:身處科技高度發展的二十一世紀,教學工作不能停留在只靠一枝粉筆、一個板擦、一個黑板及老師的一張嘴的階段。電腦視訊多媒體的電腦輔助教學科技已經成熟,學校應充實e化教學設備,鼓勵教師充實相關知能,結合科技產品提升教學成效。學校行政更應運用電腦網路科技,在親職教育上、教師進修上、學生學習上、行政作業上、資訊分享上,建立起資訊作業平台並推廣實施,設法在有限的學校預算中,結合尖端科技的應用提升教育品質。

.辦學理念與實施策略

一、領導行為方面

(一)凝聚共識、形塑願景

1.成立校務發展委員會等各項組織,並透過校務民主多元參與程序,凝聚校務發展共識。

2.由下而上共塑學校願景,並作為共同努力的指標。

(二)謹言慎行、以身作則

1.校長為學校掌舵者,必須謹言慎行、操守廉潔、有為有守、有膽識、有擔當、有骨氣、有熱忱。

2.校長是校務推動的火車頭,身先士卒帶領夥伴們為達成學校教育目標而努力。

(三)暢通管道、充分溝通

1.運用正式、非正式組織,暢通多元多向溝通管道。

2.發揮各項會議正向功能,會前充分溝通,會議民主決策,決議同心達成。

(四)全面品質、優質領導

1.引用全面品質管理理念,透過機制使團隊的每個成員願意也有能力替學校教育品質把關。

2.體恤同仁辛勞,兼顧倡導與關懷,和諧與圓融。

二、行政作為方面

(一)計畫活動、回歸教育

1.成立並健全校內各項組織運作,擬定具體完善計畫。

2.各項行政計畫,回歸教育本質基本思考。

(二)學生第一、教學為先

1.在有限學校預算內,編列經費充分支援教學。

2.行政考量以學生第一、教學為先。

(三)健全制度、績效管理

1.建立完善行政制度,以制度管理校務行政運作。

2.行政專門化、制度化、資訊化,建立績效責任,提昇行政效能。

(四)溫馨校園、境教功能

1.成立校園規劃小組、校園安全維護小組等組織,規劃營造衛生、安全、美麗、溫馨的校園環境。

2.規劃多樣化學習情境的校園環境,以發揮境教功能。

三、   教學方面

(一)多元智慧、適性教育

1.成立並健全課程發展委員會、各領域教學小組、教學研究會等教學相關組織,擬定課程計畫。

2.鼓勵教師運用多元教材、教法、教具及評量,引導並鼓勵學生創意思考、發展多元智慧,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二)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1.落實教學正常化,減低課業壓力,運用網路視訊多元媒體,引發學習動機,使學生快樂學習且有所學習。

2.落實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兩領域教學,舉辦多元體育藝文活動,增加藝術人文陶冶,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三)教師進修、提昇專業

1.支持並鼓勵教師參加校內外進修,提昇教師專業知能。

2.成立領域小組、教學研究會、讀書會等校內教師成長組織,設立教師研究室,提供教師研究環境及設備。

(四)運用科技、增進效能

1.充實電腦輔助教學視訊設備,建立e化教學網絡。

2.增進教師資訊運用知能,並鼓勵教師運用科技產品,增進教學成效。

四、   學生輔導方面

(一)人文關懷、愛與榜樣

1.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尊嚴,實施人性化的訓輔措施。

2.落實導師制度、認輔制度,教師發揮教育愛,樹立榜樣,身教言教,潛移默化。

(二)自治活動、藝文陶冶

1.落實道德、兩性、環保、法治等教育。成立學生自治組織,推動榮譽制度,增進民主法治素養。

2.舉辦多元藝文競賽活動,提供學生展現才藝的舞台,培養學生合群、欣賞他人、守法、等美德,增進學生AQCQEQWQ

(三)弱勢照顧、潛能發展

1.協助肢體殘障、學障、單親、隔代教養、文化不利、低收入等弱勢學生,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

2.強化教訓輔三合一全面輔導機制,校內全體教職員工均負有學生輔導任務,並結合社區社教機構、醫療機構、行政機構….等形成完整輔導網絡。

(四)家長參與、親師齊力

1.加強親職教育,增進家長管教知能;發揮家長會教育功能,家長與老師密切合作,一起陪伴學生走過狂飆歲月。

2.運用家庭聯絡簿、學校網頁、校務通訊、校刊、家長會、親職日等場合及管道,增進親師溝通,齊力輔導學生,共創家長、老師、行政、學生多贏局面。

五、   學校特色建構

(一)社區整合、資源共享

1.了解社區地理、歷史、風土民情、家庭社經地位….等背景,結合社區特色,邀請家長、社區人士、學者專家共同擬定學校發展計畫。

2.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學校社區資源共享,爭取社區人力、物力、財力支援,共同發展學校特色。

(二)學校本位、教學創新

1.進行學校背景分析,實施學校本位課程、學校本位進修、學校本位評鑑。

2.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方法,發展學校教學特色。

(三)行動研究、掌握趨勢

1.鼓勵同仁進行「行動研究」與成果發表應用,以立即有效地解決教育現場所遭遇的難題。

2.帶領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掌握時代潮流、教育趨勢,不斷研究創新,適應教育變革。

(四)落實評鑑、追求卓越

1.主動實施校內評鑑,並樂於接受校外學者專家評鑑,發現缺失適時改進。

2.校務推動透過各種機制,不斷檢討改進,實施「全面品質管理」,學校永續發展、邁向卓越。

 (學校特色

     1.以『境教』潛移默化,以『身教』樹立典範

     2.重視通識博雅教育

3.善用館藏精緻豐富的圖書館推行『悅』讀活動,培養學生讀書心得及小論文的撰寫能力

     4.落實『藝術與人文』教學

     5.重視生活教育、品德教育、環保教育、服務學習

     6.精緻學科教育

7.發展學科人才培育計畫,提供學生專長發展及培養學生專題研究的能力

     8.國際化的校園、溫馨友善的校園氛圍

     9.專業優質的教育團隊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